最近,有照片显示,俄罗斯空军在俄乌战场上投入使用的一款新型空空导弹引发了广泛关注。从最新曝光的照片来看,一架苏 -35 战斗机在发动机舱下方挂载了 2 枚新型空空导弹,这款导弹正是在 2019 年首次亮相的 "产品 -180 "导弹,也就是 R-77M 导弹牛盘宝,因其在技术特征上与中国的霹雳 - 15 颇为相似,被不少人称为 "俄版霹雳 -15 " 。
"产品 -180 " 导弹是早期型 "产品 -170 "(R-77)的深度改进型号。俄罗斯方面宣称,该导弹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装备新型主动雷达导引头(AESA),并且带有数据链修正功能。其外观上最大的改变,是将栅栏式尾舵改为梯形翼面的 4 片尾翼,这一设计优化使导弹能够适配苏 - 57 隐身战斗机的弹舱,俄罗斯空军也已确定将其作为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牛盘宝,"产品 180 " (R-77M)的主要技术特征与中国的霹雳 -15 导弹有诸多相似之处。改为 4 片尾翼后,"产品 180 " (R-77M)的飞行阻力大幅降低,再加上采用了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助力,射程显著增加。俄方称其最大射程可达 190 公里,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中国外贸版霹雳 -15E 的 145 公里射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所宣称的空空导弹最大射程,是在靶机速度 1.5 马赫的高空迎头攻击条件下测得的,这一执行标准相较于中国和美国更为宽松(中美均为 1.2 马赫) ,所以实际作战中的射程可能会大打折扣。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俄军 R-77 中距弹对一万米高度敌机的最远迎头攻击射程只有 50 公里,而不是他们以前宣传的 110 公里。同理,俄方宣称的 R-77M 最大射程 190 公里,按照中国标准能有 100 公里就不错了,
即便抛开与霹雳 -15 的对比,俄罗斯的 R-77M 依然不容小觑。它是全球第四款投入现役的采用主动相控阵雷达 + 双脉冲发动机的中距空空导弹,前三款分别是中国的霹雳 -15 空空导弹,美国的 AIM-260A 空空导弹和日本的 AAM-4/99B 式空空导弹牛盘宝,而欧洲目前还没有现役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引导头的空空导弹。
在现代空战中,超视距作战能力愈发关键,R-77M 的出现,无疑将增强俄罗斯空军的空战实力。主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能够在飞行末段自主搜索和跟踪目标,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惯性制导 + 双向数据链等多种中继方式,让导弹能根据不同的阶段和战场环境,灵活调整飞行轨迹,有效对抗敌方的电子干扰。
然而,R-77M 的服役也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引导头虽然性能卓越,但对俄罗斯的技术能力要求太高了,目前俄罗斯连苏 -57 第五代隐身自动化的主动相控阵雷达都有些难产,更不要说搞定 R-77M 导弹的雷达引导头了。R-77M 导弹能否实现批量生产,目前还是未知数。如果无法解决量产问题,R-77M 即便技术先进,也难以在大规模空战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从全球空战格局来看牛盘宝,中距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霹雳 -15 早已凭借出色的性能在国际上声名远扬,美国也在不断升级其空空导弹技术。俄罗斯 R-77M 的加入,让这场空战技术竞赛变得更加激烈。未来,随着各国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空战格局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着实令人期待。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