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多处军事设施发动了代号为“蛛网”的无人机袭击,目标是各军机基地的战机。乌克兰方面声称战果丰硕,但俄罗斯报道与之差距颇大,外界难以得知具体损失情况。泽连斯基表示,这次袭击准备了一年半,期间美国和欧洲都知道此事,暗示美欧和乌克兰共同组织了此次行动。然而,特朗普通过外交途径否认美国事先知情好股盛,卢比奥还对袭击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
从这些信息来看,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因政策调整,导致乌克兰未再向美国报告蛛网行动的后续进展。但欧洲对此事的具体进展几乎不可能不知情,且欧洲的参与对袭击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这次袭击也可以视为俄罗斯与欧洲的一次实力较量。只有让欧洲失去在军事上打垮俄罗斯的想法,欧洲才会减少军援,俄乌和谈才有可能实现。
袭击的结果将对俄乌冲突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乌克兰的说法属实,俄罗斯空军实力受到极大破坏,欧洲可能会继续增加军援,甚至试图扭转战局。反之好股盛,若俄罗斯的空军实力并未受到根本性破坏,战场局势仍以俄方占优,欧洲可能会倾向于和谈,泽连斯基在失去欧美支持后也只能选择谈判。
袭击发生后,俄乌和谈如期举行,6月2日在土耳其进行的谈判并未取消,显示了莫斯科的沉稳。双方仅达成了换俘协议,没有其他重要成果。这表明俄罗斯对袭击的反应并未影响其整体计划,并展示了俄方致力于和谈的意愿。然而,俄罗斯很快实施了报复行动,轰炸了乌军指挥所,显示出其战斗力依然强大。
袭击发生后,欧美反应各异。美国方面表示不知情,认为泽连斯基在欺瞒,可能导致美乌关系更加紧张。欧洲各国则异常安静,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努尼表示欧盟支持外交努力,但不涉及军事战略。德国外长此前也表示俄罗斯不可能被打败,谈判解决是最好的出路。法国爱国党的领导认为这是泽连斯基在“拒绝和平”,不应给予乌克兰任何援助。
显然,欧洲担心俄罗斯因战机受损严重而在愤怒下采取极端行动,导致战局失控。因此,欧洲并未像乌克兰一样鼓吹胜利,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刺激俄罗斯,有利于双方和谈。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